言<动>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传》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言绝(言罢;说完);言言(直言);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戏(说话轻浮不庄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词,所言各异);言笑自若(谈笑自得的样子);言之无文(说话没有文采条理);言方行圆(即言行不一);言信(说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说话不守信用);言不顾行(言行不一);言欢(说笑)
议论,谈论;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言路(谏官的职务);言事(在君主时代,臣民与天子、国君议论政事);言文(谈论文辞);言默(议论和沉默);言状(所述情状)
记载;
雁荡山…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宋·沈括《梦溪笔谈》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言行录(录记叙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书)
问;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史记》。王引之述闻:“言王,问王也。”
又如:言问(讯问)
告知;告诉;;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筭。--《礼记》。郑玄注:“言,语也。”
又如:言讽(用委婉的语言示告)
陈述;叙述
臣愿悉言听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
又如:言功(陈述功绩)
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孟子》
说明x
言其利害(说明合从的好处和不合从的害处。其,指示代词,代合从,它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言<名>
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父母之言。--《诗·郑风·将仲子》又
诸兄之言。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周语上》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唐·白居易《琵琶行》序
王如其言。--晋·干宝《搜神记》
未尝有言。--明·刘基《卖柑者言》
思其言。
是何言。--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言能践行(说到做到);言语高低(指说话没分寸,冲撞别人);言差语错(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言言善果(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言同勒石(喻指说的话深刻而珍贵,如同刻石);言词(用语言表达的词汇或词句);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言语妙天下(言语精妙,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言听谋决(说的话听从照办);言废(说的话不被采纳);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言智(言语的才智);言无伦次(言语杂乱无章)
言论;见解;意见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诗·小雅·雨无止》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
又如: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声名来选择人才);言金(珍贵的言论);言之成理(言论能自成系统而有文理);言中无物(言论空洞而无实际内容)
言辞;辞令;辞章';;
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阙君德;而执事不利焉。--《左传》
又如:言外(言辞本身以外的意思);言使(使者。使者主要在传达言辞,故称言使);言泉(言辞滔滔不绝,如泉水般涌出。比喻口辩敏捷,言语通畅);言多必失(言辞过多,必定发生差错)
政令;号令;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国语·周语》。韦昭注:“言,号令也。”
又如:言语(命令;指示);言文(法律条文);言文刻深(法律条文严峻刻薄);言出法随(命令一下达,就依法考核、赏罚)
誓言;盟辞;约言;;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辞》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郑玄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又如:言约(口头言语为约定);言瑞(信言)
建议;主意;计策;;
我言为服,勿以为笑。--《诗·大雅》
又如:言责(进言的职责)
学说;主张;;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
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序
又如:五言诗;七言诗
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
又如:一言为定;片言九鼎
著作;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言对(文体的一种)
姓
言<助>
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
太〈形〉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x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原;太侈(骄泰奢侈);太无(空旷虚无之境)
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太史。--《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又如: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大的,广大的
太牢。--《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又如: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
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史记》
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魏源《默觚上》
亨通;顺利
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陆云《九愍》
与古代皇家、官家有关的。如:太尊(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太府(原为官名,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太常卿(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为九卿之一,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太〈名〉
通“台”。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汉书·扬雄传下》
惜乎不登太阶,以尹天下。--孔融《张俭碑》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杂诗六》
太〈副〉
过于;过分
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言其太隘。--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畏之太甚。--宋·苏轼《教战守》
又
养之太过。
又如: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屋里太闷热了,你出去凉凉吧;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他们待我太好了;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