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姓
求〈动〉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探索x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选择。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龙<名>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比喻性格亢直。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方∶瓦圈歪扭不圆。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