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名>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制作木器的人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雕刻印书的木版
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
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
姓
梓<动>
刻板,付印
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
又
其友涂伯聚为之梓行。
又如:付梓(付印)
梓里
指故乡
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梓童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多见于旧小说、戏曲)
略<动>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同本义;
略,经略土地也。--《说文》
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左传·昭公七年》
巡视;巡行
公曰:“吾将略地焉。”--《左传·隐公五年》
又如:略地(巡视侵边境);略阵(巡视阵地)
通“掠”。抢劫;夺取;
略,求也。秦晋之间搜,就室曰搜,于道曰略。略,强取也。--《方言》二
以略狄土。--《左传·襄公十五年》
略共武夫。--《左传·成公十二年》
牺牲不略。--《国语·齐语》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史记·外戚世家》
渤海又多劫略相随。--《汉书·龚遂传》
略定东南。--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
统军略地。
进兵北略地。--《战国策·燕策》
又如:略取(夺取);略人(略夺人口);略卖(劫掠贩卖);略通(略取和开通);略有(据有;掠得);略野(攻占原野);略城(攻占城市)
忽略
不以先进略后生。--王安石《谢王司封启》
又如:略迹原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省去;省略;
自非略其秽,集其精英,盖欲兼功,大半难矣。--萧统《文选序》
略〈名〉
疆界
略,界也。--《小尔雅》
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略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左传·僖公十五年》
主题的概要。如:史略
要点;概要;概况
我为汝言其大略。--《庄子·大宗师》
又如:大略
谋略
孙吴之略。--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宏才大略;略不世出(谋略高明,世所少有);略术(谋略道术)
略〈形〉
简明、简洁;简略
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刘知几《史通》
又如:略节(简要的禀帖);略传(简略的传记);略意(略陈本意);略要(概要)
锋利;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诗·周颂·载芟》
略〈副〉
大约,大致x
老略知书。--清·周容《芋老人传》
略已平矣。--《资治通鉴》
又如:略等(大约相等,差不多);略绰(阔大;大略);略订(约略计算);略约(约略)
全;皆;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略无慕艳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略无(全无);略识之无(初识文字,认字不多)
简略地;稍微;
略语则阙,详说则繁。--《文心雕龙·物色》
又如:略约(简略配制);略陈(简要地陈述);略情(把事情看得很随便);略及(稍微提及);略言之;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