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动>
(形声。从言,睪声。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同本义
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说文》
译,传也。--《方言十三》
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重舌之人九译。--张衡《东京赋》
译者称西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译欧西人之言。--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翻译的作品);译义(意译);译写(翻译写作);译经(翻译经典)
解释;阐述x
夫圣人为天口,贤者为圣译。--《潜夫论》
通“择”。选择;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隶释·汉孟郁修尧庙碑》
又如:译居(择居)
译<名>
翻译人员
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刘向《说苑》
又如:译费(支付给翻译人员的钱);译界(翻译界);译员(翻译工作者)
异域
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
又如:译语(异域的语言)
徽<名>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同本义
徽,三股绳也。--《说文》
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
绳索
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
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
琴徽,系琴弦的绳
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
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嵇康《琴赋》
标志;符号;。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旗帜
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
绑腿布
徽,袤幅也。--《说文》。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
徽州的省称。旧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如:徽墨
安徽省的简称。如:徽调
徽<形>
美好;善良
徽,善也。--《尔雅·释诂》
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
宏伟。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
徽<动>
停止;静止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
束缚;捆绑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
徽号
美称
这等一位活菩萨,岂可没个徽号?--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徽记
正式地用作(如一个家族,部落或国家的)象征的徽章、像章、图案或其它物件
徽剧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旧称“徽调”
徽墨
中国名墨之一,因产于徽州得名称
徽章
;;戴在身上表示身分、职业的标志
徽章收藏家
徽帜
标志;旗帜
徽帜以变,器械以革。--《文选·左思·魏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