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动>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益,饶也。--《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
引申为水涨
澭水暴益。--《吕氏春秋》
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传》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斟酌损益。
大有所益。--《资治通鉴·汉纪》
又如:增益;延年益寿;益甲(增兵);益兵(增加兵力);益封(增加封邑);益军(益兵);益损(增减;兴革);益算(增加岁数);益赋(增加赋税)
助;补助
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吕氏春秋·贵当》
扩大,加大x
民众城小,则益城。--《谷梁传》
益<形>
有益,有利。如:益鸟
富裕
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骄傲自满-
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庄子》
益<副>
更加
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
益狎。--唐·柳宗元《三戒》
香远益清。--宋·周敦颐《爱莲说》
敌行益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精益求精;益用伤悼(更加悲伤);益复(更加;越发);益发(更加,越发)
渐渐;
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唐·柳宗元《三戒》
益<名>
任何一种好处或利益;;--跟“害”相对
谦得益。--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无益吾事。--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有益于身。--清·刘开《问说》
取善之益。
又如:受益不浅
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折多山,云南省怒山、哀牢山以东,甘肃省武都、两当,陕西省秦岭以南,湖北省郧县、保康西北,贵州省除东边以外地区
需<动>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包世臣《文谱》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明·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又如:需勒(勒索)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王韬《原道》
又如:需要
需<名>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又如: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