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名>
(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同本义
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说文》
阴阳合为雷。--《春秋·玄命苞》
雷者,阴中之阳也。--《白虎通》
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礼记·月令》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易·说卦》
阴阳相薄为雷。--《淮南子·坠形》
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诗·大雅·常武》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杨万里《檄风伯》
又如:雷火(因雷击所起的火);雷光(闪电的光茫);雷吼(形容响声大如雷鸣);雷气(雄壮的气概);雷奋(如雷霆的振动);雷干(气候天气苦热);雷谤(比喻猛烈毁谤);雷驰(形容快如雷电闪击);雷腾云奔(如雷电风云般的奔腾)
剧响,巨大声响。
雷霆乍起--唐·杜牧《阿房宫赋》
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水雷、鱼雷
通“罍”。古酒器名
君于是造立礼器…雷、洗、觞、觚。--《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姓
雷〈动〉
打雷
故雷则掩耳。--《吕氏春秋·贵生》
无冬雷,地冬霆。--《管子·七臣七主》
通“擂”,敲击
雷鼓大震。--《资治通鉴》
勃<动>
(形声。从力,孛声。本义:排,推动)同本义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勃<形>
兴起;旺盛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通“悖”。乖戾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变容、变色的样子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勃<名>
粉末;粉状物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