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动>
(形声。从水,雋声。本义:从水中挹取)
同本义
浚,抒也。--《说文》。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
疏浚;深挖
封十有二山,浚川。--《书·舜典》
冬,浚洙。--《春秋·庄公九年》
浚之者何?深也。--《公羊传·庄公九年》
浚沟渠。--《汉书·赵充国传》
浚其源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浚吴淞白茆。--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浚池(挖掘或疏通护城河);浚治(疏浚);浚流(疏浚河流);浚泻(疏浚使排泄)
压榨,取出汁水或内含物
浚民之膏济以实之。--《国语·晋语》
又如:浚削(榨取;搜刮);浚财(搜刮钱财)
治理。如:浚明(明治,治理清明)
浚<形>
深
浚恒。--《易·恒传》
莫浚匪泉。--《诗·小雅·小弁》
冬,浚洙。--《左传·庄公九年》
又如:浚谷(深谷);浚堑(深沟);浚窥(深入窥察);浚泽(深泽);浚照(水深而明澈);浚流(深流)
急。如:浚恒(谓求之太过,超出恒常);浚湍(急湍);浚濑(湍流);浚发(迅速开发)
浚<名>
古水名。今湮。故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
春秋时卫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
浚泥船
挖泥船
浚渫
疏浚
州<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后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历代多有兴废。民国废州。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周代国名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