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取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如;好像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又如:于何(如何)
于<介>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欧阳修《归田录》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不拘于时。--唐·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尖<形>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同本义-;
尖,锐也。--《广韵》
按,“尖”是后起的会意字。又如:尖山(尖而高的山);尖屁股(借指坐不安稳);尖担担柴两头脱(比喻两头落空,什么也没捞着);尖顶木驴(尖头木驴。古代攻城战车)
音调细而高,刺耳;-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着旅人心。--贾岛《客思》
又如:尖声;尖嗓子;尖儿(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尖脆(形容声音尖细清脆);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新颖别致。如:尖新(新颖别致);尖巧(尖新奇巧);尖恰恰(形容尖而巧);尖颖(犹新颖;新奇)
感觉灵敏。如:尖恰恰(尖巧可爱的样子)
尖刻;刻薄。如:尖快(说话锋利尖刻);尖言冷语(言语尖刻);尖灵(尖刻机灵);尖酸(言辞尖锐刁钻)
雄性的、与雄性有关的、具有雄性特征的。如:尖脐
方∶奸滑的;圆滑的。如:这个人可尖了
尖<名>
细长的手指
歌彻阳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云。--杨维桢《学书诗》
细削的末端;。如:笔尖,刀尖;针尖儿;塔尖儿;牛角尖;尖儿(物体细小锐利的尖端;脚尖;出众的;最好的;戏曲中忽然高亢的唱腔)
超出同类的人或物'。如:冒尖;拔尖;尖儿货
尖<动>
钻进,进入。如:她把身尖到两个男人之间,坐了下来;有一阵风打窗缝里尖进来
工间或旅途中小憩并略进饮食。如:尖站(大路上隔一定里程供休息吃饭的地方);尖后(途中打尖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