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名>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同本义(30)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调节乐音的标准。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喻国政。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乐调。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钧<形>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马色纯一。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山墙。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山中。指隐居之处。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坟。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如:蚕上山了
姓
山<形>
大,巨大。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山野--谦称。如:山妻(隐士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