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动>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洢《核舟记》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清·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遗留;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贻<名>
贻贝属或有关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通常有一个卵形或长形贝壳,具一黑色角质层并依动物分泌的细丝状足丝附着在基层
铭<动>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牢记不忘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三国志·周鲂传》
又如:铭佩;铭意(刻记于胸中的心志);铭戢(表示感谢别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里);铭篆(比喻感激很深,没齿难忘);铭戴(感戴人的恩惠,铭刻于心,永远不忘)
铭<名>
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古多刻于钟鼎,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
钟鼎之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墓志铭;商汤《盘铭》;正考父《鼎铭》
刻写或题写的格言x。如:座右铭;砚铭
铭旌,即明旌。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如:铭旌七尺(高官或其父母的铭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