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动>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益,饶也。--《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
引申为水涨
澭水暴益。--《吕氏春秋》
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传》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斟酌损益。
大有所益。--《资治通鉴·汉纪》
又如:增益;延年益寿;益甲(增兵);益兵(增加兵力);益封(增加封邑);益军(益兵);益损(增减;兴革);益算(增加岁数);益赋(增加赋税)
助;补助
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吕氏春秋·贵当》
扩大,加大x
民众城小,则益城。--《谷梁传》
益<形>
有益,有利。如:益鸟
富裕
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骄傲自满-
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庄子》
益<副>
更加
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
益狎。--唐·柳宗元《三戒》
香远益清。--宋·周敦颐《爱莲说》
敌行益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精益求精;益用伤悼(更加悲伤);益复(更加;越发);益发(更加,越发)
渐渐;
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唐·柳宗元《三戒》
益<名>
任何一种好处或利益;;--跟“害”相对
谦得益。--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无益吾事。--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有益于身。--清·刘开《问说》
取善之益。
又如:受益不浅
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折多山,云南省怒山、哀牢山以东,甘肃省武都、两当,陕西省秦岭以南,湖北省郧县、保康西北,贵州省除东边以外地区
前〈动〉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进见(.)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通“翦”。剪裁;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前〈名〉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预先;事前;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目前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通“箭”。箭竹-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前〈形〉
从前的;。如:前部长;前主任
未来的。如:前景;前程;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