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动>
(形声。从彳,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徐<形>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徐<名>
古州名。古徐州的简称X,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约在今江苏、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汉以后各代皆置徐州,辖地常有变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带。多以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或下邳(今江苏邳县)为治所
古国名X
仁义而徐亡。--《韩非子·五蠹》
循徐鲁之力。
徐族为古代九夷之一,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周初建立徐国,后为吴国所灭。如:徐方(指古徐国);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
姓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战国策·燕策》
舟<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尊彝等器的托盘
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酒器名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
姓
舟<动>
用船过渡.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