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
(形声。本义:放箭)
同本义
發,射发也。--《说文》
壹发五豝。--《诗·召南·驺虞》
发彼有的。--《诗·小雅·宾之初筵》
循声而发。--《礼记·射义》
矢四发。--《汉书·匈奴传》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史记·李将军列传》
暮见火而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宋·欧阳修《归田录》
度不中而轻发。--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百发百中;发矢(射箭);发箭(射箭);发功(指射技)
出发;上路;
发,去也。--《广雅》
履我发兮。--《诗·齐风·东方之日》
朝发枉诸。--《楚辞·离骚·涉江》
顷之未发。--《战国策·燕策》
卿与子敬、程公便前发。--《资治通鉴》
兰舟催发。--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发足(起程,出发)发程(起程,上路;动身启程);发逐(出发追逐);发迈(出发远行)
打开;开启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发日(公文的启封日期);发书(拆开诏书或书信)
征发;征调;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西门豹治邺》
又如:发召(征调);发调(征调);发徭(征派徭役)
发生;发出;;
使人发书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变遂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发念(萌生念头);发意(产生某种意念);发兴(发生)
发布;宣告;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遂发命,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发政(发布政令)
抒发;发泄;
发狂吟。--《三国演义》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发郁(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发忿(发泄愤恨的情绪);发挥(抒发)
派遣;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史记·项羽本纪》
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又如:发师(派遣军队、出兵);发导(派遣向导)
挖掘
于败石丛草处,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发冢(掘墓);发硎(发掘整理);发揭(发掘,揭开)
花开放;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发秀(开花);发彩(指开花)
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发五十金。--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发电报
因得到大量财富而兴旺;。如:暴发(突然发财得势)
发酵,膨胀()x。如:面发了;发一发干菜
卖出。如:发兑(批发;卖出);发脱(卖出;打发;除去)
繁育;生长;。如:发孚(发芽);发鲜(发芽);发荣滋长(草木繁茂的萌发生长)
施行;开始;。如:发头(开始;起头);发讲(开始讲解);发始(开始);发严(开始严阵待命)
阐发。如:发微(阐发微妙之处);发义(阐发义理);发题(阐发题意);发蕴(阐发奥秘之情)
显现;显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宋·欧阳修《秋声赋》
又如:发色(呈现色彩);发迷(显现迷惘的神情);发梦(显现梦境)
表现;。如:发华(表现出文彩);发威(显示威风);发藻(显示文采)
散发;发给;。如:发越(散发,播散);发辉(散发光辉)
举事;发难。如:发谪(举发;谴责);发衅(挑起争端);发举(兴起,举事)
倡始;提出;。如:发端
启发;开导。如:发悟(启发使领悟);发机(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提拔;举荐;。如:发困(举荐处于困境的人);发荐(发迹,被荐举)
传扬;张扬。如:发闻(传播;显扬;传扬名声);发德(使道德显扬)
揭露;暴露x;
又如:发奸(揭发坏人坏事);发潜(揭发潜伏的坏人坏事);发举(揭发,检举)
点燃;燃烧起来;褺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又如:发爨(烧火做饭);发薪(点燃柴草)
疾病发作;。如:发脾寒(患疟疾病);发痧(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
制作;拟定;。如:发天葩(比喻制作新奇的文章)
歌唱;表演;演奏;。如:发调(发出曲调);发猛(高亢清扬的乐声);发梁(歌声绕梁不绝)
感到;。如:发虚(饿得发慌);发软;发晕
行动。如:发止(行止;进退);发乔(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
发源;发端;。如:发轸(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发岁(一年起始)
发性,使性子;'。如:发业(发怒;作孽);发村(撒野;发脾气);发野(撒野;蛮不讲理)
流露感情;。如:发中(发自内心)
通“拨”。除去;错乱;;x
居干之道,菑栗不迤,则弓不发。--《周礼·考工记·弓人》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通“法”。效法,遵守x;;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管子·任法》
发〈量>
在小武器打靶比赛中每个射手规定的发射次数。如:一次20发
计算子弹、炮弹的单位。如:一发炮弹
申〈动〉
同本义;约束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
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
又如:申束(约束)
舒展。通“伸”。伸展,伸张
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
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礼记·郊特牲》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说苑·正谏》
行止屈申,与时息兮。--班超《北征赋》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申水(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表明,表达x;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车行》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酌(借杯酒而表达);申致(送达;送给;表达)
申诫;告诫
即三令五申之。--《史记·孙武列传》
又如:申守(再次警诫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的训诫);申戒(告诫);申析(申说辨析);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戒);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
申雪;昭雪。如:申恨(诉说怨恨);申宥(施恩宽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涤(申雪)
重复地说,重申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复(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
须先具价申禀。--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申解(申报;解送;上报的文书);申状(上报的文书);申达(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申表(上报的奏章);申闻(向上级报告);申破(上报说明);申黜(申报上级予以开除);申文(行文呈报)
通“呻”。欠伸
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
到,至。如:申旦(通宵达旦);申旦达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长);申停(延缓执行)
施,用。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胀);申愤(伸张义愤);申泄(倾泄;抒发)
申〈名〉
地支的第九位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44年为甲申年
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
用以纪日
用以纪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
申末酉初,虹亘中天,日气蒸云,竟天作黄金色。--《三元里抗英》
又如:申牌(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五时至十七时);申酉戌亥(申:15―17时;酉:17―19时;戌:19―21时;亥:21―1时)
周时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
姓
申〈形〉
明,明白
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狱不讯鞠。--《后汉书》
申〈副〉
重复,一再;;
伊尹申告于王。--《书·太甲》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