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名〉
(形声。从林,疋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周朝时国名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姓
楚〈形〉
酸辛痛苦;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齐整;清晰;;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鲜艳,华丽-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伧俗,粗俗。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楚〈动〉
拷打;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援<动>
(形声。从手,爰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援,引也。--《说文》
无然畔援。--《诗·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
不援上。--《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闲话》
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左传》
又如:援及(动起);援推(引之使来,推之使去)
攀援
猱蝯善援。--《尔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吕氏春秋·下贤》
夫为四邻之援。--《国语·鲁语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援系(犹攀附。旧谓求婚之谦词)
擢拔,引进推荐
某官异材秀出,博学名家,…今乃援而进之,论者惜其晚矣。--苏轼《答曾舍人启》
又如:援进(提拔任用);援拾(提携收录)
引用;
援赦减等。--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援纳(援例纳银捐官);援例(清朝规定捐一定数额的银子,可得到官职或监生资格);援例监(按照常规捐钱取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有例可援;援验(引证)
拯救,相救;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
又如:抗美援朝;援手(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援拯(援救,帮助);援应(声援接应)
执持,持。如:援旌(执旗);援桴三鼓(指擂鼓助威);援旌擐甲(执旗穿甲);援持(执持)
援<名>
助,救助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苏洵《六国论》
篱笆;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