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力量;;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能力;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威力;权势;;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劳役;仆役;;()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兵士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姓
力〈动〉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役使;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力<副>
尽力,竭力;';'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嘎<象>
(形声。从口,戛声。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如:嘎支;嘎嘎笑声;鸭叫声;嘎杂子(蛮不讲理的人)
嘎巴
;形容树枝等断裂的声音
嘎巴
方∶粘东西干后牢固地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瞧,浆糊都嘎巴在你袖子上了
嘎噔
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力折断、绷断的声音
猛听得嘎噔一声,弓弦断了
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心里嘎噔一震,再也无法平静
嘎嘎
;鸭叫声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松阴满院清。--唐·李山甫《方干隐居》
嘎啦
,象声词,形容雷、车轮等震动的声音
嘎啦一声响雷
北风呼呼地刮着,刮得窗户嘎啦山响
一辆马车嘎啦地迎面驶来
嘎然
∶形容声音的嘹亮
北雁南飞,嘎然声鸣令人心碎
∶形容声音骤然停止
门突然被推开了,屋子里的笑声嘎然而止
嘎渣儿
方
∶痂
∶食物烤焦、烤黄的那层硬皮
饼嘎渣儿吃起来挺香
嘎吱
象声词,形容物体在压力作用下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
嘎吱一声,门开了
扁担嘎吱作响
嘠<形>
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常含有喜爱的意味。如: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
脾气坏,乖僻。也写作“玍”。如:嘎小子;嘎子;嘎家伙
嘎〈动〉
卡。夹在中间
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又如:鱼刺嘎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