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邑,冄声。邑与地名或行政区域有关。后省作“那”。①本义:国名。《说文》:“西夷国。”②指示代词。特指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不一定是远指之词,如“那件事你我心里都清楚。”)
指示代词
指代较远的人或事物。如:那厮(那个家伙,表示鄙视的意思);山坡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那就是他的未婚妻
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
那时使吾。--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那昝(那咱。那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那厢(那边);那头儿(极点;尽头);那哈儿(那儿,那里)
指较远的人或事物。如:这时那两个同学都不在屋里,她独自在窗前站着
指较远的时间、处所。如:那和天交界的地方,有一点红红的摇动的灯光…
指前文提到的或根据上下文或根据当时的情况显然所指的某个人或物。如:把那只猫赶出去
表示突出强调某人、事物或语意。如:我决不会投那家伙票的
表示赞同之点。如:那就是你的光荣
那〈连〉
表示顺着上文或上句话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如:那我就不再等了
那〈形〉
多;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安闲的样子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诗·小雅·鱼藻》
美好
使富都那竖赞焉。--《国语·楚语上》
代词。何
那,借为问辞,犹何也。如何、奈何之合音也。--《正字通》
那〈动〉
移动。后作“挪”;
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西游记》
又如:那用(挪用);那空(因挪用而亏空);那踪(移动步子)
那〈名〉
姓
嘎<象>
(形声。从口,戛声。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如:嘎支;嘎嘎笑声;鸭叫声;嘎杂子(蛮不讲理的人)
嘎巴
;形容树枝等断裂的声音
嘎巴
方∶粘东西干后牢固地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瞧,浆糊都嘎巴在你袖子上了
嘎噔
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力折断、绷断的声音
猛听得嘎噔一声,弓弦断了
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心里嘎噔一震,再也无法平静
嘎嘎
;鸭叫声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松阴满院清。--唐·李山甫《方干隐居》
嘎啦
,象声词,形容雷、车轮等震动的声音
嘎啦一声响雷
北风呼呼地刮着,刮得窗户嘎啦山响
一辆马车嘎啦地迎面驶来
嘎然
∶形容声音的嘹亮
北雁南飞,嘎然声鸣令人心碎
∶形容声音骤然停止
门突然被推开了,屋子里的笑声嘎然而止
嘎渣儿
方
∶痂
∶食物烤焦、烤黄的那层硬皮
饼嘎渣儿吃起来挺香
嘎吱
象声词,形容物体在压力作用下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
嘎吱一声,门开了
扁担嘎吱作响
嘠<形>
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常含有喜爱的意味。如: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
脾气坏,乖僻。也写作“玍”。如:嘎小子;嘎子;嘎家伙
嘎〈动〉
卡。夹在中间
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又如:鱼刺嘎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