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动>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右,手口相助也。--《说文》。字亦作佑。
右者,助也。--《易·系辞》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
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
保右命之。--《诗·大雅·嘉乐》
又如:右援(援助;引荐);右序(辅助;佑助);右饷(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右与(佑助,帮助)
尊崇;崇尚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淮南子》。高诱注:“右,犹尊也。”
又如:右鬼(尊崇鬼神);右贤(尚贤,尊崇贤能);右文(崇尚文治);右武(崇尚武功)
保佑。后作“祐”
祐、右实同字。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祐。--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保右命尔。--《诗·大雅·大明》
维天其右之。--《诗·周颂·我将》
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汉书·翟义传》
通“侑”。劝食.
一朝右之。--《诗·小雅·彤弓》
既右飨之。--《诗·周颂·我将》
以享右祭祀。--《周礼·春官·大祝》
右<名>
右手
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以应使者。--《国语》
又如:右口(中医名词。右手寸口);右臂(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
效驾,奋衣由右上。--《礼记》
折其右肱。--《易·丰》
又如:右势下(右边;右旁);右个(右侧的偏室);右文(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官职或官署。如:右扶风(汉初官名);右更(秦汉爵位名。第十四级);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右垣(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右相(官名);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揆(官名。右丞相)
地理上的西边。如:山右;江右
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
菜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姓
右<形>
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观点和政策。如:右派
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右戚(皇帝贵戚);右姓(豪族大姓);右客(尊贵的客人);右地(要地);右列(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稳<形>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同本义;;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妥帖;稳妥;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沉静;稳重;。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匀称,适度-;-。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一定;准定;。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稳<动>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安顿。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诱使人暂缓行动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搞端正.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方∶放,搁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