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动>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承接,收受
汉兴,接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嫁接。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托,手掌向上承受。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接<名>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姓
义<名>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词义
理。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姓
义<形>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假的。如:义杖;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