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动〉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同本义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罗隐《乌程》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攀比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戏为六绝句》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依附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援引。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牵涉;牵扯;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追;赶
燕、许有作,方欲上攀秦、汉。--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摘取;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林〈名〉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郊外,野外。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林业。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姓
林〈形〉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