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同本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代>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助>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语气>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动>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新〈动〉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新〈形〉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新洁;新鲜;清新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开始的;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结婚或结婚不久-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杜甫《佳人》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没有用过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又如:新笔
新近;刚刚;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新〈名〉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天子尝新。--《礼记》
朝代名X。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柴薪。后作“薪”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新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