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动>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之<代>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韩愈《师说》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助>
的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形>
具有字母的形状的,“之”字形。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异<形>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从畀。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异<代>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异<动>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陶潜《桃花源记》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异<名>
指以往,以前;;。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指以后,将来;;。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