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动>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又如:交趾(古郡名。汉置,地处五岭以南一带。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两足相交)
交叉;交错,错杂;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又如:交裆(裤裆处);交拐(拐弯走);交戟(执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错的路径)
结交;交往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又如:交友(结交朋友);交礼(交往的礼节);交驰(交相奔走,往来不断);交绝(关系断绝,绝交);交善(结交);交援(与人交结而得其援助)
交接,移交;交换;
交,易也。--《小尔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
静郭君之交。--《吕氏春秋·知士》
又如:交盘(点交;交接);交受(犹交易);交点(清点财物,交付与有关的人);交关(交接;紧要关头);交贸(交易)
交配
虎始交。--《礼记·月令》
备以为交佩。--《楚辞·思美人》
又如:交群(交配);交构(亦作交媾。指性交;阴阳交合);交群(交配);交感(指性交)
进入某个季节;刚到某个时刻。如:交子时;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交节(临近节气。旧俗认为病人这时候易发生不测)
接触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战始三交失蛇矛。--《乐府诗集·陇上歌》
又如:交兵,交战;交臂失之(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错过);交敌(交手);交绥(交战)
送上;付出
六日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翌日先交。
又如:交作业;交款;交白卷
分配。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实验室吧
交〈名〉
朋友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故交;旧交;知交;择交;深交
友谊;友情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断交;私交;多年之交
相互认识,相识。如:一面之交;他们是点头之交
交往
布衣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共定交。--《资治通鉴》
交以绝。--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绝交;邦交;建交;复交
地点相交之处,毗邻之处。如:交界;井冈山在宁冈等四县之交
时间交替之际
十月之交。--《诗·小雅·十月》
又如:春夏之交
贸易。如:成交
跟头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浒传》
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交、广布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交〈副〉
交替;更替,更迭。如:交用(交替使用);交移(交替变易);交讼(互相争论);交转(交替)
一齐
中外交荐。--《明史》
又如:交至(一齐来到);交下(俱下,齐下);交攻(一并进攻);交赞(一齐称赞)
互相,相互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交相问难。--清·刘开《问说》
又如:交注(互相注视);交伐(交相戕害);交沁(相互渗透);交轧(互相排挤、倾轧);交眩(交相惑乱而不明)
交〈形〉
通“姣”
美丽;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侮慢,骄傲;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通“狡”。狡谲,诡诈;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伦<名>
(形声。从人,仑声。本义:辈,类)
同本义
伦,辈也。--《说文》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儗人必于其伦。--《礼记·曲礼下》
毛犹有伦。--《礼记·曲礼下》
廉颇赵奢之伦。--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伦辈(伦匹,伦党,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伦望(流辈中的声望);伦族(所属之族)
条理,顺序
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逸周书》
又如:伦叙(有条理,有顺序);伦次(条理次序);伦绪(条理秩序)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红楼梦》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
又如: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伦物(人伦物理);伦经(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人伦道德之理);伦谊(人伦大义)
道理,义理
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
又如:伦脊(道理;条理)
意义
夫祭有十伦焉。--《礼记·祭统》
通“论”
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姓
伦<动>
顺其纹理
析开必伦。--《周礼》
类比,匹敌;;-
德伦三五,配皇作烈。--三国魏·曹植《学宫颂》
暴殄天物之罪,岂有伦哉!--康有为《大同书》
又如:伦列(等比,类比);伦侪(比并)
选择。通“抡”。如:伦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伦肤(选择精美的肉类);伦党(拣选同类的人)
通“论”。议论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