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几榻(靠几与卧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几簟(几席)
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几案(桌子。因几案用于办公,因以代表公牍文书);几案之才(处理公文的才能);几筵(古代称祭席与灵座;筵席,几席);几上肉(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几<名>
苗头;预兆;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苏涣《变律》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政务。通“机”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几<副>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汉·贾谊《论积贮疏》
几死者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磴几不可登。--清·姚鼐《登泰山记》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几有(几乎有;具有);几首(方言。那边);几虚(几乎徒然);几几乎(几几。几乎,差不多)
几<形>
(会意。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
同本义;
幾,微也,殆也。--《说文》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事父母几谏。--《论语》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危险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几<动>
接近;达到;,
几,近也。--《尔雅》
月几望。--《易·小畜》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清·刘开《问说》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清·郑应《盛世危言·技艺》
几<数>
(会意,本义:微,隐微)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又如:所剩无几
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崔九堂前几度闻。--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其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唐·杜牧《阿房宫赋》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几里路;几天;几何(多少;若干);几化(方言。多少);几多(多少);几许(多少,若干);几数(多少)
几<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庭〈名〉
(形声。从广,廷声。广,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堂阶前的地坪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归有光《书安南事》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房屋。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唐代州名。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庭〈形〉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直的,笔直的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