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名〉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唐·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尊称别人的母亲。如:令堂;萱堂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也指署事的官吏。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佛堂。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堂〈形〉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堂〈量〉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刚<形>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刚,坚也。--《增韵》
刚,彊断也。--《说文》
挢然刚折。--《荀子·臣道》
断之以刚。--《左传·昭公六年》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烝民》
又如:刚巨(坚硬锐利的爪);刚条(坚硬的树枝);刚木(木质坚硬的树木);刚土(硬土)
坚强
刚,强也。--《广韵》
柔弱胜刚强。--《老子》
刚而塞。--《书·皋谟》
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又如:刚明(严明);刚绠(刚强正直);刚气儿(刚强的气质);刚傲(刚强傲岸);刚猛(刚强勇猛)
刚正,刚直方正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明史·海瑞传》
祭彤武节刚方,动用安重。--《后汉书·祭彤传》论
又如:刚特(刚正而不随流俗);刚峭(刚正严峻);刚亮(刚正信实);刚方(刚直方正)
倔强固执
性刚愎,好自用。--《金史·赤盏合喜传》
又如:刚戾(固执凶暴;不讲道理);刚褊(固执而气量狭小);刚求(强求);刚隘(刚愎褊急);刚狠(刚愎)
刚直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允性刚棱疾恶。--《后汉书·王允传》
又如:刚硬(刚直倔犟);刚棱(刚直而有锋芒);刚折(刚直不阿);刚切(刚直恳切)
年富力强,坚强有力。如:刚捷(刚健敏捷);刚武(刚健勇武)
刚<副>
表示行为、动作只及于某个范围,相当于“仅仅”、“只”。如:这山洞刚能容一人进去;刚强(偏偏,偏要)
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有“不多不少”的意思,相当于“恰好”。如:水刚剩下一杯了
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又如:战斗刚结束;刚然(刚,刚刚);刚子(刚只。刚刚,刚才)
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等相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着进行。如:刚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