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名>
(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同本义
秉,禾束也。--《说文》
彼有遗秉。--《诗·小雅·大田》
或取一秉秆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又如:秉穗(收稻时遗留在田中的禾把与禾实);秉握(一握稻把。言数量少)
量词。十六斛。如:秉刍(十庾数量的草把)
通“柄”。权力,权柄
治国不失秉。--《管子·小匡》
国子实执齐秉。--《左传·哀公十七年》
秉<动>
手拿着,手持(是一只手从旁边拿着小物);
秉,执也。--《尔雅》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又如:秉圭(持着玉圭);秉烛云长(即云长秉烛,指三国关云长执灯夜读的事);秉笔(执笔;握笔);秉烛达旦(指关云长在护送两位皇嫂途中,秉烛达旦事);秉节(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保持节操,守节);秉牍(手执简牍)
引申为主持,掌握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汉书·霍光传》
共秉朝政。--《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秉正无私(主持正义,没有私念);秉教伽持(佛教语。指执行佛法、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保持;坚持;;
民之秉彝。--《诗·大雅·丞民》
君子秉心。--《诗·小雅·小弁》
又如:秉彝(坚持道理);秉心(居心;用心;持心);秉志(持志)
通“禀”。承受。如:秉谢(禀受并回报);秉质(受于自然的资质)
诏<动>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先秦没有此字,秦汉才出现,多用于上告下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庄子·盗跖》
多分其教诏。--《吕氏春秋·审分》
又如:诏导(教导);诏诲(告诫教导);诏侑(劝告);诏志(教导立身养志);诏相(教导行大礼的言行)
皇帝下达命令
诏使儒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优诏奖瑞。--《明史》
诏赐抚臣。--《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诏求(皇帝下令征求);诏征(皇帝下令征召);诏选(皇帝下令任命);诏用(皇帝下令任用)
征召
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管子》
又如:诏期(征召的日期)
召见
诏伊尹于亳郊兮。--《后汉书·冯衍传》
宣扬;;
未可明诏大号。--龚自珍《病梅馆记》
报告
按周礼诸职凡言诏者,皆下告上之辞。--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不以诏。--《礼记·檀弓》
虽诏于天子无北面。--《礼记·学记》
故礼有摈诏。--《礼记·礼器》
诏西皇使涉予。--《楚辞·离骚》
诏<名>
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
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
非有诏不得上。--《战国策·燕策》
诏即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捧诏恸哭。
出密诏示之。
又如:下诏(颁发诏书);诏板(即诏书);诏记(皇帝的手令);诏条(诏书中所列的条文);诏黄(以黄色纸书写发布的诏令)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蛮谓王为“诏”,自言哀牢之后。--《旧唐书》
又如:诏家(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