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动>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签署;签押。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比画。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扬雄《法言》。李轫注:“画,止。”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通“化”。教化。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画<名>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如:“人”字有两画
书法的横笔。如:他姓王,三画王
皱纹;纹缕;。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山墙。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山中。指隐居之处。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坟。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如:蚕上山了
姓
山<形>
大,巨大。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山野--谦称。如:山妻(隐士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