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形>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同本义;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智<名>
智慧,智谋;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计谋;策略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知识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智士。有智慧的人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春秋时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姓
智<动>
通“知”。知道,认识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稳<形>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同本义;;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妥帖;稳妥;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沉静;稳重;。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匀称,适度-;-。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一定;准定;。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稳<动>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安顿。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诱使人暂缓行动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搞端正.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方∶放,搁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