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
烧制陶器的匠人。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
姓
陶〈动〉
制作瓦器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
陶冶,化育;;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烤灼,炎炽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
除去。如:陶洗(革除;涤除)
毁谤。如:陶诞(毁谤夸诞)
陶〈形〉
快乐
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
芳〈名〉
(形声。从艸,方声。本义:花草)
同本义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芳芷(香草名);芳苓(芳荃。香草名);芳草(香草)
香气;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指春天。如:芳林(春日的树林);芳春(春天);芳信(春暖花开的讯息);芳草(春草,比喻忠贞贤德的人);芳岁(春天)
指女子。如:芳卿(对女子的爱称);芳尘(指女子的步履);芳魄(美人的魂魄)
比喻美名或美德
昭示来世,垂芳后昆。--汉·蔡邕《刘镇南碑》
又如:芳尘(比喻美好的名声或风气);芳风(美好的风尚和教化;亦指美誉)流芳百世
喻有贤德的人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芳躅(前贤的遗迹);芳规(前贤的遗规);芳魂(志行高尚者的灵魂);芳迹(前贤的行迹)
通“房”。子房
穗钜而芳夺。--《吕氏春秋》
通“旁”(艰杮????)。侧,边
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於泉。--《管子·地员》
芳〈形〉
香,气味美好;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又如:芳兰竟体(通体芳香。比喻举止闲雅,超凡脱俗);芳芽(香茗);芳旨(香美之味);芳苾(芬芳);芳茗(香茶)
美好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又如:流芳百世;芳序(良辰,美好的时光);芳誉(好名声);芳风(雅正的音乐;美好的文章)
对人的敬称,美称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又如:芳范(对女性容貌的美称);芳魂(敬称别人的灵魂);芳札(敬称他人的书信。也称芳讯,芳翰);芳信(敬称他人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