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形>
(形声。从日,爰声。“煗”,从火,耎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同本义
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暖〈动〉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灶<名>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同本义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灶神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