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名〉
(形声。从水,市声。本义:沛水)
同本义
沛,沛水。出辽东番汗塞外,西南入海。--《说文》
泽名。沛泽
齐侯田于沛。--《左传·昭二十年》。注:“沛,泽名。”
多水草的沼泽地
大陷于沛泽之中。--《公羊传·僖公四年》。注:“草棘曰沛。”
犹逸禽之赴深林,蝱虫内之趣大沛。--《后汉书·崔骃传》
蓄积用来灌田的水
浙中…少水,人家多于山上置闸蓄水,遇旱岁开以灌田,名之曰沛,取沛然之义也。--《三余赘笔》
通“旆”。旗,幡;
丰其沛,日中见沫。--《易·丰》
沛〈形〉
水势湍急的样子,泛指盛,大
沛,水波流也。--《一切经音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焚沛泽。--《管子·揆度》。注:“大泽也。”
沛焉竞溢。--王褒《洞箫赋》
河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论衡·自纪》
又如:充沛;沛沛(水盛大的样子);沛若(盛大的样子);沛然(充盛的样子;盛大的样子);沛发(大量涌出);沛泽(盛大的恩泽)
通“霈”。雨盛大的样子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孟子·梁惠王上》
冻雨沛其洒涂。--张衡《思玄赋》
源〈名〉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来源;根源;;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