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形>
(形声。从尸,凷声。本义:人行路不便)同本义
届,行不便也。--《说文》
届<名>
极限;穷极
至天之届,于河之沂。--晋·陆云诗
靡有夷届。--《诗·大雅·瞻卬》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诗·小雅·节南山》
届<动>
到达指定或规定的日期
无远弗届。--《书·大禹谟》
又如:届候(届时);届止(停留,止息);届路(登程,上路)
届满,结束(如一段时间)x
距悔罪乞降之始末届十年。--林则徐文
届<量>
说明周期性事件的次或期。如:第十届校运会;八届二中全会;历届人大代表;届满
恒<形>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恒,常也。--《说文》
恒者,久也。--《易·序卦传》
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
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
以求其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
寻常;普通;
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
人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常类;常物);恒士(常人,平凡的人);恒常(正常的规律);恒医(普通的医生);恒言(常用的言语)
恒〈名〉
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如:有恒
规律;法则。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
即恒山。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五岳中的北岳
五岳:华、岱、恒、衡、嵩。--张华《博物志》
恒〈副〉
经常,常常
人恒过。--《孟子·告子下》
国恒亡。
恒答言见。--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又如:恒谈(常谈);恒常(常常;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