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动>
(会意。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同本义
習,数飞也。--《说文》
鹰乃学习。--《礼记·月令》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左思《咏史》
反覆练习,钻研;;x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象下传》
是皆习民数者也。--《国语·周语》。注;“习,简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又如: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误的事物相习既久,无法矫正,反以为是)
通晓,熟悉;
不习于诵。--《战国策·秦策》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
皆通习之。--唐·韩愈《师说》
益习其声。--唐·柳宗元《三戒》
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习见习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习方俗
又如:习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战的兵士);习士(熟悉法制的人);习事(熟谙事理);习知(熟知);习水(熟习水性)
学习
始习于大豆。--《吕氏春秋·造父》。注:“学也。”
习其句读。--唐·韩愈《师说》
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习学(学习);习文练武;讲习(讲授与学习);习业(攻习学业,钻研学问)
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
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管子》
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商君法·战法》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习水土。--《资治通鉴》
家人习奢。
习于钟鼓。--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习熟(习惯熟悉);习闲(游手好闲者);习闻;习安(习惯于安定)
训练
不习,则民不可使也。--《大戴礼记》
又如:习教(犹训练);习勒(严格训练);习练(练习;训练);习用(演习);习兵(操演军事);习阵(演习战阵之事)
习染
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
习其家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习<名>
习性;习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又如:固习;陋习;恶习;习性;积习
亲信
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韩非子·孤愤》
又如:习故(亲近故旧。又指熟悉故旧的人)
习<副>
经常,常常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柳宗元《三戒》
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习洽(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习闻;习用
义<名>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词义
理。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姓
义<形>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假的。如:义杖;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