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名>
(会意,从豈,从几。“几”象架子。字本作“豈”,也作“愷”。从豆,省声。本义: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同本义
豈,还师振旅乐也。--《说文》。按,经传多以愷为之。亦作凱。
凯以强教之。即以豈胜豈乐为训。--《礼记·表记》
汔可休而凯归。--左思《吴都赋》
则令奏恺乐。--《周礼·大司乐》。注:“献功之乐。”
恺乐献于社。--《周礼·大司马》。注:“兵乐曰恺。”
振旅恺以入于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乐也。”
六军张凯声如雷。--刘克庄《破阵曲》
又如:凯入(奏着胜利的乐曲归来);凯乐(演奏胜利的乐曲);凯声(胜利的乐歌声);凯期(胜利的日期);凯还(胜利归来)
凯<形>
和乐;欢乐;;
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嵇康《声无哀乐论》。又如:凯泽(和乐,欢乐);凯乐(和乐,欢乐)
安乐;温和;
凯风自南。--《诗·邶风·凯风》
心凯康以乐欢。--宋玉《神女赋》
又如:凯易(平和平易的样子);凯风(和风;南风);凯弟(和顺善良的样子)
凯<动>
杀,斩
叵耐这两个畜生逃走,今日捉将来,我恼了,如何不凯?--《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下》
闻<动>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便起而响应);闻雷失箸(比喻假借其他不相关的事来掩饰自己的实情);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夜半闻荒鸡鸣,乃与琨起身舞剑。后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起)
听说;知道;
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闻道也。--唐·韩愈《师说》
闻道有先后。
不可得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闻问(通音讯,获得音讯);闻道(闻知领会道理);闻说(听说);闻得(听说);闻知(听说;知道)
接受。如:闻教(受教;领教);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闻令(接受教诲)
传布,传扬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王维《老将行》
又如:闻诵(传布与称道)
报告上级。如:闻达(向皇帝报告);闻问(通消息)
趁,乘。如:闻早(趁早,赶早)
闻名,出名-
名闻天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以义闻于东南。--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嗅;嗅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
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自不可闻
通“问”。询问;问候;x
丧牛之凶,终莫之闻也。--《易·旅象》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诗·王风·葛藟》
群公先正,则不我闻。--《诗·大雅·云汉》
闻<名>
知识;见闻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闻见(见闻)
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求闻之若此。--《吕氏春秋·慎行论》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新闻;趣闻;要闻;旧闻;奇闻;见闻
声望;威望;
令闻令望。--《诗·大雅·卷阿》
前时之闻。--宋·王安石《伤仲永》
草野之无闻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闻达;闻誉之施(指身受美名);秽闻(丑恶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