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
(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宫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车(王之车乘)
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请勾践女女于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国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朝廷。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
王朝。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
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王久不至。--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
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
统治者,主宰者。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
冠军。如:拳王
姓
忠<形>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忠<动>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又
忠而被谤。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忠<名>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