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后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历代多有兴废。民国废州。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周代国名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姓
池<名>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阁)
护城河。城堡或其他筑垒地方围墙外面深而宽的壕沟,通常注满水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无水曰隍,有水曰池。--《易·泰虞》注
汤池百步。--《汉书·食货志》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姜夔《扬州慢》
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堑(护城河)
某些四周围起象水池形状的处所
节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傅玄《砚赋》
又如:花池;舞池;池子(剧场正厅的座席);乐池
衣被等物的缘饰
池者,缘饰之名,今所谓被池装池是也。--《匡缪正误》
如:池毡(有边缘缀饰的一种毛毡)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