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动>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同本义
摄,引持也。--《说文》
摄车从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又如:摄力(引力);摄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摄水(引水)
执;持
庭实皮,则摄之。--《礼记·聘礼》。注:“右手并执前足,左手并后足也。”
摄少马兹。--《国语·吴语》
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又如:紧紧摄住娘的手指;摄守(掌管);摄知(执掌)
拘捕
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国语·吴语》
辅助、佐助;
朋友攸摄。--《诗·大雅·既醉》
摄,佐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吸引
磁石摄铁,不摄鸿毛。--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牌》
拍照
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郑泽《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
假借为“代”。代理,兼理
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周礼·大宗伯》。注:“代行其祭祀。”
不书即位,摄之。--《左传·隐公元年》
摄王位。--《礼记·明堂位》。疏:“代也。”
用助祭之服亲迎,摄盛也。--《仪礼·士昏礼》注
羊舌鲋摄司马。--《左传·昭公十三年》
又如:摄行(代理执行);摄相(代理宰相);摄位(代理君主行事);摄行(代人处理职务);摄祚(摄政);摄职(代理官职);摄辅(摄政辅佐);摄领(代理);摄选(兼任吏部尚书)
上台阶时提起长衣
予乃摄衣而上。--苏轼《后赤壁赋》
又如:摄齐(提起衣摆)
治理。如:摄事(治事,理事)
收敛,聚
摄缄縢(绳索),固扃鐍(钥匙),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摄心(收敛心神);摄念,摄意(收敛心神);摄敛(聚集);摄想(聚精会神地思念)
整顿;整理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摄衣(整饬衣装);摄衽(整饬衣襟);摄袂(整理衣袖)
管辖;统领。如:摄下(统领部属);摄统(统辖勇士)
控制。如:摄持(护持;控制)
保养
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韩非子·解老》
又如:摄护(保护);摄养(保养;养生)
借贷
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礼记·檀弓》
夹,箝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通“慑”。恐惧,威胁,使慑服;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时屈时伸,弱柔如薄苇,非摄夺也。--《淮南子·汜论》
摄<名>
缘,边。如:摄服(有缘饰的衣服)
影<名>
(形声。从彡,景声。彡,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影,形影。--《广韵》
犹表之与影。--《吕氏春秋·功名》
吾日悠悠惭于影。--《淮南子·修务》
字本作“景”
二子乘舟,汛汛其影。--《诗·邶风·二子乘舟》。疏:“景,指舟影。”
罔两问于景。--《淮南子·道应》
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大司徒》。释文:“景,本或作影。”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影灯(点火取影的彩灯);影不离灯(紧密地连在一起);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影柱(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规、标准);影表(即圭表。为古代测度日影的天文仪器);影子花(影踪);影兆(踪影);影附(谓如影附形);影神(迷信谓人影有神灵主之,故称);影从(如影随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随);影影(身影);影踪(身影,踪迹);湖光塔影;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
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三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毁神影,坏屋舍。--《南史》
写了武松乡贯年甲,貌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水浒传》
又如:影身(画像);影图(画像);影殿(寺庙中供奉神佛的殿堂);影室(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影神(指遗像;画像)
照片。如:合影;影集
痕迹,某物经过后留下的一条线或踪迹。如:影子花(影踪);影迹(踪迹;线索)
影<动>
遮蔽;遮盖。如:影屏(门内做屏障用的屏风);影蔽(掩蔽;隐匿)
影射。如:影子语(含蓄影射的言语、议论);影带(犹影射)
假冒
虽有富户,或投名于势要,以求影庇。--《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又如:影射(假冒他人字号、招牌;以假充真);影庇(将户籍或土地财产虚挂在权势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税收);影占(虚占人户或财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隐藏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又如:影着(隐着;藏着);影射(暗中耍手腕)
照射
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西游记》
描摹;影印-。如:影宋元本或校宋元本的书籍
晃动
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