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形>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朙,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方苞《狱中杂记》
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又如:明星(明亮的星。泛指众星);明珠(明亮的宝珠。多指珍珠);明明(明亮);明丢丢(明朗朗,明光光,明灼灼,明亮亮;明亮貌);明晃晃(明幌幌,光亮闪烁);明晦(晴阴);明彩(光彩)
明白,清楚;x
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名实已明。--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扬之欲其明。--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明切(明白深切);明言(明白的话);明悉(详细清楚);明标着册历(标,写。册历,指账本)
圣明,明察,明智;
耀明于子。--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明智而忠信。--汉·贾谊《过秦论》
幸遇明主。--南明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明后(圣明的君主);明主(英明的君主);明上(圣上,尊称君主);明王(贤明的君主);明公(对有地位者的尊称)
明显,明确;
君法明,伦有常。--《荀子·成相》
又如:明分(明确的本分);明刑(明确的法令);明效(明显的效果)
明艳,鲜明。如:明服(鲜艳的服饰);明姿(明艳的姿态);明绚(明丽绚烂)
明慧,聪明。如:明明(聪明敏察的样子。多用来歌颂帝王、神明;明亮的样子);明秀(聪明秀美);明果(聪颖果决);明俊(明慧俊异)
心地光明。如:明人(心地光明的人)
严明。如:明刑(严明的刑罚);明法(使法律严明);明辟(严明法律)
清明,修明。如:明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明制(清明的法制);明治(修明政事);明政(清明的政治)
高明;。如:明哲(明智而洞察事理的人);明见万里(识见高明,对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也能了解得十分清楚)
强盛,旺盛。如:明昌(昌盛发达,昌明);明盛(昌明兴盛;旺盛,兴盛)
洁净(祭供品)。如:明水(祭祀用的净水);明衣(在斋戒期穿用的干净内衣;死者洁身后所穿的干净内衣);明酌(清酒,用于祭祀)
次于今天或今年的。如:明月(下一个月);明旦(下一个早晨,明晨;明天);明岁(明年);明当(明天);明后(以后)
明快,爽直;。如:明坦(明快坦直);明烈(爽朗刚正);明朗(乐观,开朗)
明<动>
照亮
火尚足以明。--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明中(明照中天);明烛(照亮)
点燃,点亮;
并非明火执仗,怎算是强盗?--《红楼梦》
又如: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明灯(点灯)
懂得,了解
愚者亦明之。--清·黄宗羲《原君》
吾未其明也。--唐·韩愈《师说》
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明经义谙雅故(了解经书的意义,通晓过去的文章典故。谙:熟悉);明中(通晓星象历法);明悟(明白领悟);明理(明白道理)
阐明,表明;x
文者以明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明死生之大。--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明道德之广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明心(表明心迹);明志(表明心志);明明(表明)
明确
明法度,定律令。--《史记》
又如:明分(明确职分);明惑(明确与困惑)
分辨,区分。如:明正(辨明);明辨(分辨清楚)
通“盛”。受;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诗·小雅·甫田》。注:“明者,盛之假借。
通“盟”。结盟;
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诗·小雅·黄鸟》
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汉书·黥布传》
明<名>
松明。如:明子(松明)
白昼,白天
靡明靡晦。--《诗·大雅·荡》
又如:明夜(昼夜)
人世,阳世'
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颜延年《和谢监灵运》
又如:明幽(人间和阴间);明晦(人世与阴间)
眼睛,视力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
又如:不用明焉;明杖(盲人用以代眼的手杖)
神,神灵G。如:明衣(神明之衣);明祀(对审明的祭祀);明宫(明祠。神祠)
明朝。(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明有奇巧人。--明·魏学洢《核舟记》
明朝一典史。--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明人(明代的人)
通“名”。声名、名誉;;
则天下之明誉兴。--《大戴礼·主言》
通“名”。名分,地位身分
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汉书·叙传上》
姓
明<副>
公开;
明诏大号。--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明正(公开处置);明升暗降(表面上升官,暗中却被削去了权力);明伙(公然结伙)
纪<名>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
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
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
纪律。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
终极;。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
仆人。如:纪纲(仆人)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如:世纪;中世纪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
中国古国名。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纪<动>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