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动>
(形声。从日,央声。本义:照)
同本义
映,明也。--《说文新附》
日阴曰映。--《通俗文》
冠盖相映。--《后汉书·张衡传》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映日不可逼视。--《广东军务记》
又如:映耀(辉映;照耀);映日(映照着日光);辉映(照耀,映射)
反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
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北周·庾信《咏画屏风》
又如:垂杨柳倒映在水里;放映(利用强光装置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墙上);映入眼帘
映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又如:映协(互相映衬和协);映媚(互相映衬而成一种美的景致)
遮;隐藏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映掩(掩映);映身(隐身);映蔽(遮蔽)
映<名>
阳光
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王粲《七哀》
未时。午后一到三时
梁元帝《纂要》云:“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明·杨慎《丹铅续录》
均<形>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等同,相同
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
均<动>
使…同样;平分;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
又如:均摊;均贫富
调和,调节。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
衡量,比较
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
均<副>
皆,都,全部x;
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
均被火烧。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
均<名>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计数或计量的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中国水名。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中国州名。今为湖北省均县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