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名〉
(象形。小篆字形。本义:虫名。《说文》:“虫也。”一说为龋虫)远古夏部落领袖X。姒姓,名文命,鲧之子
禹、汤被之矣。(禹、汤(都)遭受过。传说夏禹曾经遭到九年水灾,商汤曾经遭到七年旱灾。被,遭受。)--汉·贾谊《论积贮疏》
尧、舜、禹、汤…皆应运而生者。--《红楼梦》
又如: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禹启(夏禹及其子启);禹鼎(大禹铸的铜鼎。象征国家的命运,代表九州,代表中国)
禹域
中国的领土范围
焦〈动〉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焦,火所伤也。--《说文》
焦,火烧黑也。--《玉篇》
濡灸之举焦。--《礼记·内则》
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素问》
又如: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干枯;枯焦;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又如:焦芽(枯焦的幼芽);焦死(枯死);焦瘦(枯瘦)
叫喊,吵闹;
梅香嗏省闹,小姐哎你休焦
焦〈形〉
着急
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儒林外史》
又如:焦劳(焦躁不安);焦躁(着急而烦躁);焦闷(焦躁烦闷);
干燥
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吕氏春秋·应言》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烧焦的;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酥,脆。如:麻花炸得真焦
焦〈名〉
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
焦,臭也。--《广雅》
其臭焦。--《礼记·月令》
如:焦苦、焦味(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
焦炭。如:煤焦;炼焦;结焦;焦比;焦炉
中医∶人体内水谷道路、气所始终的部位。如:三焦;下焦
焦点。如:焦距
三焦。如:焦原
焦耳的简称--符号
古国名。姬姓,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