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名>
(形声。从艸,稣声。从艸,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同本义。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两面或背面带紫色,夏季开红花或淡红色花。茎、叶、种子入药,嫩叶古用以调味,种子可榨油。如:苏子(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柴草
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氏家训》
须状下垂的饰物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苏维埃的简称。如:苏区
江苏省的简称。如:苏剧
苏州市的简称。如:苏杭(苏州和杭州的并称);苏裱(苏州裱字画的技艺)
原苏联国名。如:中苏关系
姓
苏<动>
更生
死而复生谓之苏。--《小尔雅·广名》
苏,俗作甦。--《集韵》
蘇,息也,死而更生也。--《广韵》
更生为苏。--《颜氏家训·杂艺》
震苏苏。--《易·震卦》
傒予后,后来其苏。--《书·仲虺之诰》
蛰虫昭苏。--《礼记·乐记》
苏世独立。--《楚辞·九章·橘颂》
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苏息(再生滋长);苏生(苏醒;复活);苏更(复活;苏醒);苏复(恢复)“穌”
苏<动>
唤醒;昏迷后醒过来
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苏省(苏醒);苏活(苏醒;复活);苏兴(犹苏醒)
割草;取草
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庄子·天运》
引申为取
苏粪壤以充帏兮。--《离骚》
困顿后获得休息。如:苏息;苏坐(散坐;随便坐)
拯救;解救;。如:苏困(解除困苦);苏枯(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苏世(犹醒世)
政<动>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秋瑾《致琴文书》
又如:正己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政<名>
政治;政事;
其政不获。--《诗·大雅·皇矣》。释文:“政,政教也。”
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周礼·夏官》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元政紊弛。--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言时政者。--清·张廷玉《明史》
沽名乱政。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处理政事的地方);政争(政治斗争);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与风俗)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如:民政;邮政;财政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如:家政;校政
政策;法令;;
先王之政。--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有守多惠政。--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罚);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官长;主事者
政诸侯。--《墨子·非命上》
以为大政。--《左传·昭公十五年》
周公作立政。--《书·立政》
又如:学政;盐政
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如:历官七政
政权
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策略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朝廷;政府机关;
在其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脱脱《宋史》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