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形>
(形声。从日,爰声。“煗”,从火,耎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同本义
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暖〈动〉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桥<名>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如:桥梓(桥木和梓木)
桥<动>
架桥,修桥
桥孙水,以通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通“矫”。纠正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桥以偃蹇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桥<形>
通“乔”。高;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诗·郑风·山有扶苏》
于是桥起。--《庄子·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