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同本义;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超过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入,走入一个地方。跟“出”相对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奉献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任官;出仕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推荐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登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上朝。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饮。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规劝。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倒满;送上(客气话)。如:进酒;进酌(斟酒)
促进,增强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推崇,赞扬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董、贾独抑之,相如独进之。--明·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常为公事而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如:进修;进取
晋升。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通“尽”。终止;竭尽;x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进<名>
钱财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收入。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进<量>
层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严如煜《苗防备览》
友〈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刘开《问说》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借指兄弟。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如:酒友;赌友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友<动>
互相合作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结交,与…为友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给予帮助或支持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