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名>
(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粮食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白居易《卖炭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食物的通称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食禄,俸禄'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
亏损。后作“蚀”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
特指日蚀或月蚀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
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
食<动>
吃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宋·苏洵《六国论》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豳??)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采(受纳采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享受;受
居右,食嘉。--王充《论衡》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垦耕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背弃诺言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又如:食言而肥
接受,采纳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祭献,享祀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增<动>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增,益也。--《说文》
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荀子·法行》
残高增下。--《淮南子·本经》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增脚气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增损。--蔡元培《图画》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增年(加寿;年龄增加);增增(众多的样子);增奉(增加俸禄);增拓(增加,扩充);增息(谓增多人丁);增累(增加,累积);增损(增加或减少);增广(增加,扩大);增置(增添,添设);增防(增强防守)
通“憎”。厌恶
帝式是增。--《墨子·非命下》。毕沅云:“增、憎字通。”
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论衡》
扩大x
增其旧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夸大,夸张x
患言事增其实。--王充《论衡》
增<名>
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交界处
司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水经注·河水三》
姓
增<副>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更加。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