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动>
(形声。从彳,惪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名〉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仁爱;善行。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心意;。如:同心同德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救<动>
(形声。从攴,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