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动>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怜悯;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沈佺期《移禁司刑》
又如:恤矜(怜悯)
周济
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
胡以相恤。--汉·贾谊《论积贮疏》
存恤贫无告者。--《明史》
隋主闻知大怒,厚恤麦铁杖等,杀监军刘士龙,囚于仲文。--《隋唐演义》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
安置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
顾及;顾念
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战国策》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抚养
恤孤寡。--《礼记·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
恤<名>
葬仪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敏<形>
(形声。从攴,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敏,疾也。--《说文》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
思想敏锐,反应快;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
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
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
敏<名>
假借为“拇”。足大指
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