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
庆,贺也。--《广雅·释言》
庆子家驹。--《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故庆其喜。--《国语·鲁语》
是以有庆矣。--《诗·小雅·裳者华》
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三国志·吴主传》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史记·苏秦列传》
又如:庆忭(欢庆鼓掌);庆寿(祝贺生日);庆问(庆贺问候);庆官酒(庆祝升官的酒宴);庆成宴(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庆松(庆贺)
赏赐
农夫之庆。--《诗·小雅·甫田》
又如:庆赏(行赏奖励)
庆<名>
喜;福庆,吉庆
孝孙有庆。--《诗·小雅·楚茨》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书·吕刑》
又如:寿庆;校庆;国庆;庆色(喜色);庆会(喜庆宴会);庆门(福庆之家);庆殃(福庆与祸殃)
福泽。有幸的事
有庆未尝不怡。--《国语·周语》。注:“福也。”
如:余庆;庆云(庆烟。祥瑞的云气);庆霄(吉祥的云气);庆灵(景云与灵芝);庆绪(福善的事业);庆延(福泽绵延);庆祉(福泽);庆室(吉宅)
通“卿”。卿士,大臣掌事者
作率庆士,躬恤卫国。--《礼记·祭统》
姓
燎〈名〉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
燎〈动〉
烫。如:燎浆泡
燎〈动〉
(形声。从火,尞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
同本义
燎,放火也。--《说文》
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燎,烧也。--《广雅》
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
燎京薪。--张衡《西京赋》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
又如: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烧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烧田;火烧原野)。泛指延烧;烧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上》
又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草儿(到祖坟上烧纸)
烤炙,烘干,烘烤;
疑以火自燎。--《汉书·王莽传》
光武对灶燎衣。--《后汉书·冯异传》
被火焰烧焦
发一灯可燎阿房。--唐·杜牧《阿房宫赋》
如:燎眉(火烧眉毛。比喻情况急迫);燎发;燎毛
用同“憭”。明白;明了
佼人燎兮。--《诗·陈风·月出》
又如:燎悟(明了,领悟);燎彻(了解透彻);燎燎(明显);燎亮(明白)
燎〈动〉
照明
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吕氏春秋·精谕》
夜猎
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潜夫论》
又如:燎猎
假借为“尞”。烧柴祭天
及百祀之新燎。--《吕氏春秋·季冬》。注:“燎者,积聚柴薪,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
民所燎矣。--《诗·大雅·旱麓》。释文:“柴祭天也。”
休之以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祭天也。”
燎祭天,报之义也。--《白虎通·封禅》
又如:燎柴(烧柴祭天);燎祭(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燎燔(烧柴而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