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名>
(形声。从巫,靈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神灵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灵霄殿(天帝的神殿);灵怪(神怪);灵圣(灵验,指神鬼显灵);灵圣儿(指神佛塑像中放置的金属作的心脏象征物);灵河(书中虚拟的仙河);灵槎(神仙乘的木筏);灵山(佛家称灵鹫山为灵山。佛祖居处。也泛指仙山)
灵魂
经始灵台。--《诗·大雅·灵台》
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礼记·明堂位》卢注
藏之于灵室。--《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谓灵兰室,黄帝之书府也。”
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吾灵尚依依旁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倘有灵。--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灵爽(灵魂);灵表(仪表);灵明(指心灵);灵知(指心灵);灵界(佛家语。指云魂所住的世界)
敬辞。用以称有关鬼神的事物。对死者的敬称.
在缸内画上灵符。--清·钱彩等《说岳全传》
又如:灵床子(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供祭尊用;又指供在灵床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灵幡(殡葬时所持之幡,上写有表明死者身分的文字);灵符(道士画的图形。迷信者认为可用于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灵前(灵位之前)
灵柩的简称;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植《赠白马王彪》
又如:停灵;起灵;灵榇
指人的精神状态;
不可内于灵台。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府》。注:“皆谓心也。”
又如: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灵明(指“心”,即主观精神)
通“軨”。窗中竖木;
载葱(即窗)灵,寝于其中而逃。--《左传·定公九年》。疏:“贾逵曰:‘葱灵,衣车也。’然则此车前后有蔽,两旁开葱,可以观望;忽中竖木,谓之灵。今人犹名葱木为灵子。”
指天、地、日、月等尊称及物品名;;;
辰之神为灵星。--《风俗通》
灵星,火星也。--蔡邕《独断》
又如:灵景(日光);灵汉(银河);灵图(指天子的地位);灵辉(太阳的光辉)
威灵;福气,福分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左传·隐公三年》
受天之祐,享鬼神之灵。--《汉书·董仲舒传》
通“苓”。茯苓
伏灵者,千岁松根也。--《史记·策列传》
通“舲”。有窗的小船-
横大江兮扬灵。--《楚辞·九歌·湘君》
通“令”。命令、法令;
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法言·渊骞》
姓
灵<形>
假借为“良”。善,美好
灵,善也。--《广雅》
吊由灵。--《书·盘庚》
丕灵承帝事。--《书·多士》
灵雨既零。--《诗·鄘风·定之方中》
积仁为灵。--《说苑·修文》
又如:灵辰(良时);灵波(美妙的水波);灵姿(美好的仪表)
灵活;有灵性;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机灵(聪明伶俐);灵矫(灵巧的飞翔);灵透(机灵聪明);灵变(灵活变通;灵敏轻巧);灵断(明敏的判断);灵变(灵活变通);心灵手巧;灵修(能神明远见的人。比喻国君);灵鉴(明敏的观察,英明的见解);灵主(圣明的君主)
应验;灵验
灵用不同。--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灵神(灵验);灵丹(灵药,神奇有效的丹药);灵砂(道家炼出的所谓长生不老药);灵异(神奇而怪异);灵武(超绝的勇武);灵芬(神奇的芬芳)
志<名>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韩愈《县斋有怀》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记事的文章;。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神志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通“帜”。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志<动>
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记着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永志不忘
向慕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叙述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志<动>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同本义;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记录;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做记号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陶潜《桃花源记》
又
寻向所志。
志<名>
标记;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