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动>
(形声。从辵
同本义
隨,从也。--《说文》
隨无故也。--《易·杂卦》
隨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隨。--《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隨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隨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随直(随班值日);随班(跟班值勤);随扈(随从);随身灯(点在死人脚头的灯);随坐(即连坐。受他人牵连而被判罪);随宦(跟从父兄做官在外);随随步口(步步紧跟);随起举哀(随同死者亲眷一起号哭)
依顺;依从;
隨,顺也。--《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北齐书·陆法和传》
又如:随善善缘(佛教指见人行善心欢喜;自己行善结好缘);随邪(随斜。顺从邪恶,无主见);随愿(如愿;称心);随时制宜(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随缘不变(佛家语。意指随顺世间环境取舍行止,但有所不为)
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又如:随你的便;去不去随你;随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随意念之所至,立刻到达某一地)
方∶相似,与某人、物、事相像。如:他长得随他母亲
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随次(随即;马上);随宜(随即)
按照;依据。如:随例(按照惯例);随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随<名>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64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中国周代国名。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
印<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明·徐官《古今印史》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姓
印<动>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印刷
板印书籍。--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铭刻。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直接将邮票印在明信片,信封上。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又如:印合(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