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名>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韩愈《县斋有怀》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记事的文章;。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神志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通“帜”。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志<动>
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记着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永志不忘
向慕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叙述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志<动>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同本义;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记录;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做记号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陶潜《桃花源记》
又
寻向所志。
志<名>
标记;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者<代>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指代事或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者<助>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语气助词,表提顿。)--《列子·汤问》
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老子》
表示祈使语气
琴童接下马者!--《西厢记》
表示商榷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汉书》
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
“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者<形>
轻狂
一时甜如蜜,一时辣如椒,没定准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时了?--明·冯梦龙《桂枝儿·者妓》
虚假,不老实
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水浒传》
通“诸”(桺??))。众多
相总要者官谋士。--《管子·君臣上》
天下遇,者监和。--《管子·五行》
者生无易由言。--《盐铁论·散不足》
者<名>
假借,借口x
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了你和我哩!--《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