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名>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眼镜。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镜<形>
明净。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镜<动>
照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明察。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借鉴。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徽<名>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同本义
徽,三股绳也。--《说文》
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
绳索
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
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
琴徽,系琴弦的绳
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
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嵇康《琴赋》
标志;符号;。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旗帜
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
绑腿布
徽,袤幅也。--《说文》。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
徽州的省称。旧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如:徽墨
安徽省的简称。如:徽调
徽<形>
美好;善良
徽,善也。--《尔雅·释诂》
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
宏伟。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
徽<动>
停止;静止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
束缚;捆绑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
徽号
美称
这等一位活菩萨,岂可没个徽号?--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徽记
正式地用作(如一个家族,部落或国家的)象征的徽章、像章、图案或其它物件
徽剧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旧称“徽调”
徽墨
中国名墨之一,因产于徽州得名称
徽章
;;戴在身上表示身分、职业的标志
徽章收藏家
徽帜
标志;旗帜
徽帜以变,器械以革。--《文选·左思·魏都赋》